新聞資訊
鋁鎂合金表面處理表示鋁制品蝕洗后表面附著的灰色或黑色掛灰在冷或熱的清水中都不溶解,但卻能溶于酸性溶液,所以經熱堿溶液蝕洗的制品都得進行旨在除去掛灰和殘留堿液,以露出光亮金屬表面的酸性清洗,這種過程稱為中和、光澤或出光處理。其過程工藝是在300g/L-400g/L硝酸(1420Kg/m3)溶液中,室溫下浸洗,浸洗時間隨金屬組成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浸洗時間3-5min。對含硅或錳的鋁合金制品上的掛灰,可用硝酸和氫氟酸體積比為3:1的混合液,于室溫下處理5-15s。中和處理還可以在含硝酸300-400g/L和氧化鉻5-15g/L的溶液或氧化鉻100g/L加硫酸(1840kg/立方米)10ml/L溶液中于室溫下進行。
各道工序間的水清洗,目的在于徹底除去制品表面的殘留液和可溶于水的反應產物,使下道工序槽液免遭污染,確保處理效率和質量。清洗大多采用一次冷水清洗。但堿蝕后的制品普遍采用熱水緊接著是冷水的二重清洗。熱水的溫度為40-60度。中和處理后的制品經水清洗就可以進行氧化處理,所以這道清洗應特別認真,以防止清潔的表面受污染。否則前幾道工序的有效處理可能會因結尾的清洗不當而前功盡棄。經中和、水清洗后的制品應與上進行氧化處理。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不宜過長,如停留30-40分鐘,制品就需要重新蝕洗和中和。